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改革三省六部,大唐皇长孙,南山堂,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整个武德十六年,几乎都是在各种战争的信息之中度过的。

不过,这一年,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不少。

这么几年下来,不管是土豆、地瓜还是玉米,亦或是南瓜、花生之类的新作物,都已经普及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特别是在镇北道、辽东道、陇右道这些朝廷重点移民区域,对于新作物的推广更是积极。

他们也是收到了这方面最大的好处。

粮食多了,百姓们最关心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而羊毛线的普及和棉花种植的推广,也让大唐百姓日常用的布匹价格下降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虽然丝绸这些高端东西的价格没有什么下降,但是棉布价格已经到了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的程度了。

大量蒸汽机的使用,加上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让棉布彻底成为了大唐普遍百姓最重要的衣物来源。

如今,出海贸易的船队,已经开始将棉布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开始大力推广了。

“陛下,今天的赋税收入已经突破了一万万贯钱,如果加上渭水新城作坊和青霉素片的各种售卖收入,这个数据还可以增加一千多万。

如今商税已经成为大唐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税的比例已经不到三成了。”

快到年底了,马周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大唐还有将士在西域作战而变得不好。

民部已经初步统计了各方面的数据,他赶紧过来大兴宫中给李承宗报喜。

“百姓们的收入提高了,东西两市的商品价格没有出现的大幅上涨的情况吧?”

李承宗可以见识了后世有些国家物价暴涨的场面。

所以收入提高的同时,他也是非常关注物价的变化。

如果物价的上涨幅度高于收入提高水平,那么百姓们的实际幸福感并不会有什么提高。

“陛下请放心,如今各个作坊都在推广蒸汽机的使用,各种商品的产量都大大的提高了。

与此同时,生产成本却是在下降。再加上各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粮食相关的食品价格一直都在下降。

这么一来,整个东西粮食,大部分的铺子的商品价格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有所下降。”

马周显然也是比较清楚李承宗的做事风格,事前就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

“民部在跟各个道的沟通过程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政府机构肯定是要做一些相关的调整的。

这方面的内容,之前李承宗一直没有怎么动手,但是并不表示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问题肯定是有的,陛下,现在大唐百姓的人口流动比之前多了不少,各种信息的传递也快了很多。

相应的,许多事情也都在不断的变化,而朝廷对于各个州县的实际管控,往往有点跟不上这个变化。

像是上海道这些地方,朝廷非常重视,当地官员也很是得力,倒也还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天下那么多的州县,朝廷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能及时的关注。

这么一来,就会出现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朝廷有必要考虑进一步的提高各个衙门运行的效率。

否则的话,许多百姓对于朝廷的怨气必然会不断的增加,最终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

马周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如实的跟李承宗汇报比较好。

这几年,他也是在思考大唐的政治体制,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三省六部制有他的优点,但是在处理效率上面,还是有一些问题。

“如果要改革我大唐的各级衙门,你有什么建议吗?”

李承宗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作为皇帝,他也算是经验丰富了。

当权者往往不会轻易的把自己的观点在一开始就说出来,而是会在听了各方面的意见之后,再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陛下,这要看朝廷想要怎么改革了,要是不想有那么大的波动,那就对现在各个衙门的一些具体职责进行梳理和明确,这样子也能提高大家的办事效率。

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方案,时间长了,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要再进一步,那就需要调整政务处理的流程,改变中央、道、州县各级别的一些管理方法。”

马周自然也不会傻傻的把所有的想法随便说出来。

改革是一定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的。

虽然马周不怕得罪人,但是做官不是那么做的。

“你们几个尚书好好的商量一下,如果朝廷要全方面的梳理改革现在的政治体制,怎么改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大唐发展的影响,也能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同时还不会带给社会太大的冲击。”

改革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

李承宗准备先把风声放出去,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然后他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终落实下去。

……

机构改革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

特别是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更是牵扯了许多人的心。

朝廷到底是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位置,还是要削减一大堆的位置,这都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太上皇,我大唐立国才十几年,现在就要开始进行改革了,会不会有点太着急了?”

萧瑀这几年虽然已经不在位了,但是萧家这些年却是发展很快。

不管是造船作坊还是其他的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方面,他们肯定是不希望看到机构有太大的变化的。

因为他不确定变化之后对自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郎只是让大家讨论一下现在的机构的利弊,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现在并没有说就要怎么样去改。”

李渊现在不是很想掺和政事了,所以随便找了个理由敷衍过去。

萧瑀是他的老臣,曾经的宰相,找到了自己,自己完全不搭理的话,似乎也不好。

“太上皇,虽然现在只是各个衙门在讨论,但是六部那边我听说都已经在行动起来了。

据说朝廷有意彻底的改革三省六部制度,今后六部直接向陛下负责,陛下在宫中成立一个内阁,负责协助处理政务。

这种体制是前所未有的啊。”

萧瑀今天过来找李渊,自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要不然随便听到一点消息就跑过来,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机构来适应国家的发展。如果大郎觉得三省六部制度真的不适合大唐了,那么改革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李渊沉默了一会,再一次的表达了自己不想管事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诸天之始:我儿叶凡有仙帝之姿

夏虫话雪

浩劫余生

岐峰

傲世玄医

谭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