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贵子,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哪怕只有五六岁的孩子,都乖乖跟在后面,挎着一个小筐,里面装着种子,每次捏出多少种子,都严格按照长辈教的那么做,生怕出一点错。

认真的模样,格外惹人发笑。

可孩子们半点不觉得,他们仿佛在做着什么神圣的事情。

快点长大吧!

长出粮食来,秋天就能吃白米饭,大馒头了。

想到这些,口水都流下来了。

趁着百姓午休的时候,张希孟又请来了那个老农,一起过来的还有几个农户,也包括杜广安。

他们一见张希孟,就要趴下磕头。

“快别这样。”

张希孟让老农起来,让所有人都起来。

“你们要是还把我当成朝廷大员,我下次可就不过来了。”

老农吓坏了,“那怎么行!还要,还要请大人吃酒席,庆祝丰收。”

张希孟立即道:“丰收?有把握吗?”

老汉愣了下,总算忘了行礼的事情,专心说起了庄稼,越说越是眉飞色舞。

“把握可是不小,瞧瞧啊,俺们村子多了五头牛,都是顶好的犍牛,朝廷还是仁慈的,皇帝也是好的,对了,还有大人,要多谢青天大老爷。”

他还要跪拜,张希孟赶快拦住,又把目光转向了杜广安。

“你说说吧,这些耕牛可是借钱买的?”

“不是!”

杜广安摇头,“张相,百姓们还是不放心借钱,觉得有担子压在肩头,过日子不踏实。”

“那,那你们怎么弄到耕牛的?”张希孟好奇问道。

提到了这事,其他几个农户都咧嘴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上,难以掩饰自豪,仿佛干了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一样。

杜广安告诉张希孟,虽然主要是借贷,但朝廷依旧筹措了一些耕牛,另外朱英拿来了不少钱,朱元璋也拿出了一些,购买耕牛之类的东西,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这些东西不多,自然不可能按人头分配。

需要看百姓的治水成果。

谁修筑沟渠多,谁修建水库多,谁平整出来的土地多……就给谁奖励!

“张相,大家伙没日没夜,睡觉都在水渠旁边……苦干了好些日子,总算是赢来了奖品,给村子里足足挣了五头牛!”

竟然是这么来的!

张希孟不无惊讶,“老伯,你们可辛苦了。”

老农连忙摆手,“辛苦什么……这,这不是五头牛,这是俺们的本钱,是俺们的命根子……到了秋天,是吃干的,还是喝稀的,全靠着它们哩!要说起来,这牛比人管用多了。”

张希孟也替他们高兴,“有了耕牛,就能多开田地了吧?”

老农点头,“是能多开不少,可也不能累着了……大人可能不知道,人这力气,越用越有。牲口可不行,别看它们块头大,力气足,但成天干活,就不行了。忙活这段时间,就要歇着。不过牛歇着,人不歇着。俺们琢磨着,趁着雨水多的时候,多修沟渠,多平整土地,先撒上草籽,等明年的时候,就能种庄稼了。”

张希孟含笑点头,“确实,老伯想的对……我想问你一件事,你说说,如果家家户户,都是领口粮,然后把剩下的粮食,放在村子里,由村子保管销售,你看成不?”

老汉愣了下,他仔细想着,又看看其他几个农户。

“那,那是不是就归村子,还是怎么回事?”

“不是……粮食还是大家伙的,只是人多力气大,粮食凑在一起,才能卖上好价钱。而且日后再有天灾人祸,村子里有存粮,可以照顾到所有人。”张希孟又道:“当然了,这是我的设想,我是希望乡亲们能联合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吗!不过要是有困难,也可以说出来,大家商议。”

老汉低着头,盘算了好一会儿,这才说:“要是这么做,村里有多少粮食,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买卖粮食,赚了多少,每家每户,该得多少,也要算明白,必须清清楚楚,不然的话,银钱一过手,不丑也是丑,这辈子的名声就算在乡亲面前都毁了。”

张希孟点头,“说得对,我会想办法,给村子配属上专门算账的先生,以后还会安排学堂,让孩子们都能读书,明白事理,知晓王法,不至于被人哄骗。”

听张希孟这么说,老汉终于有了喜色。

要是这样的话,他们开出来的土地,除了保证家家户户的口粮,还能有上千石粮食结余,都归村子里负责,可不是小数目啊!

这要是用好了,小村子就能焕然一新了。

“大人这个办法好,俺,俺们一定试试,人多力量大,人多了就不受欺负!”

张希孟欣然点头,又聊了一阵子,他让大家伙忙去,自己和江楠也准备返回……就在他们跨上驴背,将要离开的时候。

突然不知道哪个带头喊了句,“大人长命百岁,夫人早生贵子啊!”

刹那之间,江楠的脸通红通红的,张希孟也只剩下干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乘风而起

二子从周

福运崽崽三岁半,宠我的全都是大佬

月上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