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我们有太多凑巧,却唯独缺个正好
南墙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67.我们有太多凑巧,却唯独缺个正好,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南墙先生,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连忙和直播间中天马行空的观众解释道
“这艘渔船是用来近海捕鱼的,出海距离通常是十几公里,最远的时候也不会超过30公里,10节的船速已经完全足够了。”
“至于你们说的美人鱼,哥斯拉之类的东西,这都不是现实产物。拜托你们清醒一点,现在才11点你们,白日梦太迟了。”
“我们这次是出去抓一些普通的海鲜的,而不是被你们口中的幻想怪物追,所以不用担心,这个船的速度已经非常足够了。”
“另外我这边游泳速度是非常快的,即便是遇到危险也能顺利逃出来,放心吧。”
一边和直播间的观众聊着天,李潇一边踏上了这艘有好几年没上过的渔船。
渔船虽然保养得不错,但是几年下来的风吹日晒,使得这艘船和他记忆中的渔船已经相去甚远。
在李潇的记忆中,二舅的这艘渔船是很大的,然而几年没见却变得又旧又小。
也不知道是鱼船变小了,还是他的眼界变高变宽了。
渔船用的是单相马达,马达装在船尾。
李潇乘着二舅和二舅妈搬设备的时候,熟练地安装着摄像机支架,这次他带了足足三个摄像机支架,其中有两个是可以进行360度无死角调节的摄像机支架。
李潇把其中一个可以进行360度调节的支架安装在船尾,另一个则安装在船头,又在驾驶室内安装了一个固定的三角架支架。
加上自己手上手持的这一台摄像机,船上一共就有4个摄像机了。
仔细微调了一下摄像机,让三个镜头的画面变得清晰。
李潇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也是第1次尝试使用多视角直播,没想到还挺容易的。
加入足够的柴油之后,二舅熟练地发动起了这台主有35匹马力的马达。
这个35匹的柴油马达连通着船上的蓄电池,一旦发动马达发动,就会给蓄电池发电,船体的电力设施,立刻也会被开启。
原本笼罩在远处灯光下的漆黑的船体,在灯光下也变得明亮起来。
马达的噪声非常大的,毕竟是老家伙了,一些零件有所松动还是很正常的。
甚至影响到了李潇正常的直播效果,他连忙向着渔船的船头走去,来到了驾驶室里,噪声才算变得正常。
在李潇走进驾驶室后,二舅连忙对着李潇问道,
“我们可以出发了吗?”
李潇点了点头,对着自己直播间的观众以及二舅说道,
“好了,现在是10:48分,大家坐稳了,我们要下海了!!”
15米的渔船在柴油发动机的响声中,破开白色的浪花向着漆黑的深海游去。
李潇探头到驾驶室外,看到远处港口的其他渔船也出发了,看来大家的作息时间也很相近,比较都要赶着清晨回到港口,把收获卖出去。
漆黑的大海上,几十艘渔船亮着灯,像是流星一样滑过漆黑的大海,渔船后还带着白色的浪花,像极了流星的尾焰。
他有些后悔没有在老铁那边购买一部航拍用的无人机,光是想想一幅漂亮的渔船出港图,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李潇连忙拿出另一部手机,在微信上联系老铁,没想到信息刚发出去对面就有了回复。
李潇连忙向对方订购一部可以用于海上拍摄的大江牌的无人机。
老铁表示他那边并不售卖无人机,但是只要李潇开口,无人机在明天的晚上必定能送到他的手上。
连忙感谢了一下老铁的帮忙。
他继续把视线落到直播间里面。
现在直播间有四个可选择的画面。
分别是船头,船尾,驾驶室,以及他手上拿着的这个摄像机。
直播间的观众不禁惊呼
“我去,主播是土豪啊,一下子出动4台清晰度这么高的摄像机,这怕是有小10万了吧。”
“主播要不要把船头那个红外摄像头换掉啊,太不清晰了。”
“主要是太颠簸了,其实画质还行,比我看到的那些户外主播强多了。”
“其实主要是太暗了,海面上一点光源都没有。”
“有倒是有,就是太远了,而且,船上的灯光太强,所以让外景的效果变差了。”
“等停下船就好了。”
“你们为什么要看船头和船尾?主播手上的视角和驾驶室的视角也不错啊!”
李潇一边和观众们聊着天,一边看着这片有些陌生的大海。
毕竟好几年没出过海了,实在有些陌生了。
渔船开了大约20分钟,观众们都有些腻了,一开始他们倒是感觉很新鲜的。
毕竟很多人来到海边,也只是在海边的沙滩上玩玩沙子,最多也就是在海边游游泳,很少的人才会选择坐船出海。
然而由于拍摄的环境比较差,周围还黑不隆冬的,就算有了夜视摄像头以及红外线摄像头看到的画面要么就是黑乎乎的,要么就是绿油油的直播体验还是比较差的。
就在观众准备表示不满的时候。
二舅开口了,
“小潇,我们准备到了。”
李潇说得也有些口干舌燥,还好已经到地方了。
很快,视线中就出现了几个蓝色的浮球。
二舅的驾驶技术十分不错,毕竟是开了二十多年船的老司机了,什么九浅一深,前倨后恭,左冲右突,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很快船停了下来,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漂浮着好几个鱼排,周围还放置着很多蓝色旗帜的浮球,仔细一看浮球的旗帜上面还写着一些文字【东来村,梁锦堂】
住在海边的渔民和住在陆地的农民一样,国家都是有一定的扶持政策的。
在陆地上有分配一定量的田地,让农民进行耕种。
而靠近海边的渔民土地大多无法耕种,就会分配一定数量的海田,让渔民进行海产养殖。
毕竟,渔民完全靠野生的捕捞根本是不够的。
野生捕捞太靠运气和经验,万一运气不好连续这几天一无所获都是正常的事情。
所以大部分出海捕鱼的渔民,特别是近海捕鱼的渔民。
不但会进行近海进行海鲜捕捞,也会在属于自己的渔排处进行海鲜的养殖。
特别是像二舅这种,需要向茶楼酒店日常供货的渔民,其实更加依赖于鱼排的养殖。
虽然鱼排的海鲜营养以及质量,都没有野生捕捞得那么好。
但是野生捕捞根本无法预计到今天的网里面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整整一网都是毫无价值的海蜇,也可能是整整一网的大黄鱼。
鱼船准确地停靠在鱼排的旁边。
没有了震动,船上的三个摄像头的辨析率立刻就提高了,原本模糊的画面也变得清晰,最重要的是没有了嘈杂的马达的轰鸣声。
李潇走出驾驶室伸了伸懒腰,深深地吸入一口冰凉咸湿的空气,对着直播间的观众说道,
“好了,我们现在到的是我们今天晚上的第1站。”
“这些鱼排下面养了各种的海鲜,我带你们去看一下大概有哪些海鲜。”
说着李潇就跟在了二舅和二舅妈的身后。
鱼排黑咕隆咚的,不过有了旁边的渔船上面探照灯的灯光,倒是能大致看清楚眼前的场景。
鱼排的样子和记忆中的没有太大的变化,10米乘以10米的由木头和浮箱构成了一个鱼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