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猪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92 论将,皇明皇太孙,我喜欢的猪头,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皇帝的信任,李景隆还是比较激动的,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
在如今宗室子弟几乎没有掌兵的情况下,他这个外戚就是代表宗室在军方的支柱,是最合适的监军。这也是他父亲李文忠当初在军方的一个定位,他现在是‘子承父业’了。
毕竟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皇帝是不可能让他的那些皇叔们掌兵权。至于皇帝的弟弟们,先不要说吕氏的那三个儿子这辈子都不可能掌兵。就算是英示皇帝再偏爱朱允熥,也不可能让他掌兵。
摆正自己的位置,李景隆就不需要担心他在军方的地位,不需要担心失去皇帝的信任。
“陛下,太上皇开国后封赏一百五十位功臣。”李景隆做着总结,说道,“国公爵位共二十五位,七十九位侯爵,伯爵十二、子爵十一、男爵二十三。”
朱允煐微微点头,其实伯爵、子爵以及男爵,这也都是老朱封赏的。只是不出意外的话,中医院迟早是要废掉这三档爵位。
李景隆继续说道,“开国二十五位国公,共十三人先后追封,未曾世袭罔替。”
这里面的意思就是追封的国公,这也是老朱对于那些战死的老兄弟们的追思。但是实际上这些人留下来的政治遗泽很少,这些人的爵位基本上是不可能一直都是留着。他们的子孙要么失爵,要么降等,大明的国公还是比较值钱。
“李善长以胡惟庸党追问失爵,宁河王邓愈之子邓镇亦失爵位。”李景隆继续说道,“东瓯王一系长子、长孙早逝,未能承袭爵位。如今朝堂上,尚有十位国公。”
这还算上了朱允煐的小妹夫冯诚,这也是一个要降等的国公。
李景隆继续说道,“三十二人追封为侯爵,胡逆案,二十一人削除爵位、四人犯事、枉法以致削爵。尚有无子、降等,即使此后战事多有将士因功受封,朝堂上尚有四十三侯爵。”
这还算比较委婉的说法,老朱在开国后确实大封功臣。可是随后也是不断的寻找削爵的理由,胡惟庸案的时候,确实有些开国勋贵和胡惟庸关系紧密。但是这里面,也有不少人就单纯是老朱找理由削掉爵位了,这没任何问题。
这四十三侯爵,里面也包括朱允煐的二舅、三舅,包括朱允煐的二舅子,这都是不能世袭罔替的爵位,之后肯定是要降等的,大明朝的侯爵不需要那么多。
李景隆这个时候继续说道,“开国国公,尚有颍国公傅友德、梁国公蓝玉在世,长兴侯耿炳文、怀远侯曹兴、会宁侯张温、鹤庆侯张翼、全宁侯孙恪尚且在世。”
这里面曹兴还是重病在身,不要说再次披挂上阵了,随手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朱允煐微微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李景隆一愣,皇帝这到底是在感慨美人失去颜色,还是惋惜名将的落幕?
王承恩是个合格的狗腿子,立刻跪下高呼,“陛下出口成章,七步成诗......”
“滚滚滚!”朱允煐有点无奈,难道他又成文抄公了,“咱的诗才不用你说,咱心里有数!”
朱允煐刚才的感慨是来自清朝的《《随园诗话》,作者是袁枚。可是现在,朱允煐直接就抢走了半首佳句了,说不定老朱得到了消息后又要逼迫朱允煐将诗补全,然后有意无意的炫耀,替这个打小被认为没有什么文采的皇帝扬名。
李景隆可不在乎那些,对朱允煐说道,“如今五军都督府,多是荫封,虽也有家学渊源之辈。只是也有些许人虎父犬子,尚不能令三军臣服。”
这一点朱允煐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比较有出息的勋二代当中有徐辉祖这样可以挑大梁的,也有常茂这样的纨绔子弟,这还都是大明的国公,以及大明军方两大山脉的旗帜。
而且这两个人,一个是朱允煐的大舅子,一个是朱允煐的大舅,这都是和朱允煐关系无比紧密的关系。
朱允煐仔细想了想,说道,“颍国公与梁国公尚有军务在身不便离开,此二人无需再武苑任职。中山公老成持重,坐镇朝堂尚需他。武苑那边,还需你多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