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的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三个关键的节点,我建造了地下诺亚方舟,跑路的虫子,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叶林生刚刚坐下,天文组组长王德荣、老一辈科学家王义衡就冲了进来,几人拉上叶林生就往外走。

“两位,我喝口水。”叶林生赶紧说道。

“走吧,天文组有水给你喝。”王义衡是个急性子。

搞研究的与搞行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有事那是真藏不住的。

叶林生无奈,只有跟随着他们前往科研组。

刚刚坐下,专家团对叶林生的拷问就开始了。

“既然是你重生者,我问问你,你死前乘坐的飞船是采用的什么动力?”航天动力专家柳午荣问道。

叶林生自己的回忆了一下,说道:“我当时是在飞船里面,但是在外面的时候,我看到了飞船上有巨大喷气管道。我怀疑是化学燃料推动。”

柳午荣有微微的摇头:“要是外星人的飞船采用的是化学燃料做推进器的话,他们的科技应该比我们先进不了多少,他们是如何做到超光速飞行的?”

叶林生回答不了。

当初的他那可是十分的绝望的。

作为人类最后的幸存者,他脑子当时很迷湖。

对于周围事务的观察,没有那么仔细。

“叶副指挥,我建议你,学学美术,然后把你见到的飞船样子画下来。”

“飞船有多大?是子舰还是母舰?”王德荣打断了柳午荣的话,问道。

这也算是帮助叶林生解了围。

他沉吟片刻:“子舰。我在新闻上见到过,母舰十分巨大,而且一直停泊在蓝星轨道上,并没有下来。”

“那你就是没见过他们真正穿越时空的飞船了?”

“对。”

“我们有个想法,我们应该近距离的观察外星探测器,这样就能从探测器飞行的过程中,窥破他们进行星际飞行的奥秘。”王德荣有些激动,“现在,我们只需要找到外星人的探测器离开的地点,在附近布置几个数据采集设备,对穿越时空时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捕捉,也许,我们就能破解星际旅行的奥秘。”

“有这么简单?”叶林生有些怀疑。

毕竟,人类这几百年来,都没有在星际航行中取得突破。

单单只是布置几个数据采集器,就能让人类文明取得突飞勐进的突破?

“有些事,就是蒙着一层纱布。”罗吉缓缓的说道,“要知道,当初牛顿就是被一颗苹果砸中了脑袋,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这就让人类文明跃进了一大步。这些数据采集器,可能就是那颗砸中牛顿的苹果。”

“所以,你们找我来,是要确定这个探测器最后离开的地点?”

“对。”

叶林生闭上眼睛,开始仔细的回忆。

回忆了很久后才说道:“我记得当时的报道是说过探测器离开的地点的。用的是一个我没有听过的名次,叫做什么地心太阳什么坐标,还有个英文名称。”

“地心太阳黄道坐标!英文名gse?”王德荣问道。

叶林生点点头:“好像是。”

“那你记得具体的数字吗?”

“小数点后面的记不到。前面的隐约记得一点。”叶林生思考着,记下了几个数字,递给了王德荣。

也多亏叶林生喜欢研究金融,对于数字比较敏感。

而且,这个坐标当时是非常火热的话题,才能勉强被叶林生给记住。

王德荣看了一眼,皱皱眉头:“这个范围也太广泛了。”

罗吉走过来看了一眼说道:“外星人肯定也会遵照客观规律运行。这个外星探测器应该是无人探测器,是按照某种程序在运行。它从蓝星离开的时候,会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离开。

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思维推理,再结合这个坐标,就能找到它离开的地点。”

王德荣恍然大悟:“对对对。各位,告辞,我现在要去推算出来外星探测器离开的地方,我们将在那里偷偷的安放一些数据采集器。”

罗吉一把拉住了他:“你就笃定我们躲进地下城的目的会失败?”

王德荣一拍脑袋:“我差点忘了这一茬了。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比较容易推断出来它的行踪。来到蓝星之后,太阳系还值得观察的行星,就只有金星了。水星没有大气层,距离太阳太近。没有探测的必要。”

“所以,我推断,要是他们没有发现咱们的文明。离开蓝星后,探测器最多还会探测一下金星,就将离开太阳系。我把两个离开点都算出来,然后都布置上数据采集器,就没问题了。”

《五代河山风月》

看到王德荣匆匆离开,叶林生微笑着摇摇头。

搞科研的就是这样,有一点想法,马上就不管不顾了,

……

8月。

江海市。

暑热已经褪去,但是人们工作的勤奋度,却更加的增加了。

因为,距离天地大冲撞一般的世界末日的到来,也不远了。

留给人们的时间不多了。

叶林生已经公布了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2月14日,将引爆黄石火山。

2月18日,将引爆南部海域海底超级大火山。

2月27日,小行星将撞击蓝星。

在这三个关键节点前,尤其是最后一个节点前,必须要建造好地下城,并且及时的躲避进去,人类才能安全渡过这个世界末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满级大佬她在星际财源滚滚

白此情

万族之帝

心有寰宇

北魏武侯

青山隐影

海贼之血手玛丽

百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