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猫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52 改编难题,灾难艺术家,七七家d猫猫,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毋庸置疑,芬奇是一位棱角分明的导演,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锋芒毕露的偏执顽固、黑暗深邃的思辨能力,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在好莱坞制片厂传统合作过程中饱受煎熬,磕磕绊绊,撞到头破血流。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芬奇拍摄“曼克”的时候,就放弃与传统制片厂合作,投靠奈飞的怀抱。
那么,芬奇真正特别的地方,在哪里呢?陆潜个人认为,能够被称为芬奇集大成之作的,应该是“十二宫”和“社交网络”——
前者,展现的是芬奇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和深刻,从焦虑到困顿再到绝望,丝丝入扣地渗透在镜头的角角落落,并且通过影像形成一个强大的漩涡,将观众吸引其中,观影结束之后也能够感受到余韵。
后者,展现的是芬奇对于剪辑炉火纯青的掌控,剪辑、配乐、台词、调度等等都与节奏融为一体,每一个画面都能够深深感受到情绪的重击,然后让每个人物都遁入束缚之中,大幕落下的时候只有一阵落寞。
毫无疑问,芬奇的强项在于人物的剖析和切入,并且用强烈的剪辑带来难以置信的观影体验。
但是,“消失的爱人”却因为戏剧性太强、反转太多、悬念太深,反而抢走了芬奇展现个人风格的空间,没有给予角色太多“沉淀”、“发酵”的机会,如同旋风一般呼啸而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消失的爱人”在角色塑造和叙事重点方面,是失衡的,但恰恰是这种戏剧性却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最终作品上映之后,得到观众的狂热好评,然而在颁奖季却没有太多收获——
只有女主角光芒万丈。
不能责怪芬奇没有掌控好分寸,而是原著的戏剧性抢走了风头,于是,芬奇做出取舍,将所有视角落在女主角身上,展现出这一蛇蝎美人的层次和深度,代价就是其他人物都沦为空壳。
那么,如果由陆潜来拍摄制作的话,他会怎么做呢?
其实,陆潜有一个想法,彻底颠覆芬奇版本的想法。
首先需要提一个问题。
为什么芬奇版本“消失的爱人”,所有戏份重量全部都堆积在女主角身上?
原因并不复杂。
在原著故事里,女主角是一个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性格,面对丈夫出轨,面对丈夫不求上进,面对婚姻走入死胡同,如果是普通人的话,要么情绪爆发、要么直接离婚,最夸张的也就是报复一下丈夫。
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她精心策划了自己的失踪、死亡,并且栽赃给丈夫,然后巧妙运用媒体的力量,彻底毁掉丈夫。
这是一种玉石俱焚的做法,杀人不见血,远远比亲手“杀”死丈夫要更加残忍也更加疯狂,简单来说,她就是一个疯子。
那么,这样一个角色出现在大荧幕上,往往扮演的是反派,但如果所有观众都痛恨她排斥她恐惧她诅咒她,如此一来,电影就是失败的,因为电影需要观众进入妻子的视角,一边压制道德灼烧胃部的焦虑,一边期待复仇的快感。
导演,需要为妻子塑造“主角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