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非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出京返乡,织明,蜗牛非牛,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甘薯和土豆,则是近几十年才传入明朝,南方也还没有大范围普及种植,只是当年徐光启在天津操练新军之时,才试种了一段时间。
徐光启不止是明朝的内阁大臣,他更是一位当代的科学家,一位实践者,他操练新军、铸造火炮、改良火器。
更试着推广花生、玉米的普遍种植,还在北方推广甘薯、土豆,更改良南方稻种,并在天津、通州、良乡等地试种。
徐光启主持修撰《崇祯历书》,并翻译了《几何原本》,还编撰《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等著作。
可惜,他的心血却赶上了明末的乱世,如若此时国家安定,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定必会追上,甚至领先世界的脚步。
此外,还联系到几家种植过北稻的农户,对于北稻,是徐光启当年在天津附近操练新军时期,试着改良的,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好。
但是那甘薯和马铃薯,却是张诚急需的,当下,便与杨廷麟一起去寻到那些农户,他们都已躲进城中,以避虏骑,他们皆是世代的庄稼汉。
当听说眼前这位将爷,便是阵斩奴酋岳托的张诚将军,他们都是惊得目瞪口呆,甚至语无伦次,张诚也是多番解释,并承诺保证他们安定,绝无兵灾之扰,他们才答应跟随张诚前往宣镇。
于是,张诚又拜托他们多寻访一些种植过甘薯、马铃薯、玉米、花生、北稻等作物的农户,只要愿意前往宣镇,每户给银十两,并发给一应农具、种子,以及耕牛等物资。
并将麾下右哨二总把总王铁人留下,负责置办相应的农具,购买相应良种,护卫这些农户前往宣镇。
除此之外,杨廷麟还将一位朋友介绍给了张诚,他就是御史喻上猷,此人虽因同为御史,才与杨廷麟交好,却非杨廷麟那般忠心于明朝。
他明面上是一股清流,私下却是颇喜结交,思想活泛得很。
喻上猷,本是江西丰城人,原籍湖广石首,崇祯四年的进士,与杨廷麟同年,且皆为御史。
只是,此人后来归降李自成,崇祯十六年,任其吏政府侍郎,次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任兵政府尚书。
不过,张诚感觉自己正需要这样的人,只要他心思活泛,才好为我所用,至于银子,只有花出去的,它才是银子,存在库里,它连个土块都不如。
临走时,张诚给张国栋留下了一千两银子,并给他一个任务,护送卢象升遗体归乡后,在杨廷麟的帮助下,寻访陈子龙。
按照张诚的记忆,这时的陈子龙应该是正在整理徐光启《农政全书》的手稿,没记错的话,今年就该刊印发表了。
陈子龙也是大明忠臣,他与杨廷麟素来交好,此番杨廷麟送卢象升灵柩归乡,并赴任江西,正可借他之力寻得陈子龙,并求购《农政全书》。
顺便求取《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徐光启的其他书作,张诚还要张国栋尽力采购花生、甘薯、土豆等良种,以为将来耕种之需,若是有懂得种植之法的农户前来,那就更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