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吨氨两煤耗,沧海扬帆,齐橙,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由于小氮肥厂的主要生产原料是煤炭,因此在考核其能耗时,最关键的指标就叫“吨氨两煤耗”,即每生产一吨合成氨所消耗的原料煤和燃料煤。此外,就是电耗指标,也是按吨氨计算的。
为了和不使用煤炭的大氮肥做对比,有时候还要把煤耗和电耗都统一换算成热值,称为吨氨工艺能耗。
在高凡穿越前的21世纪,中国的一些小氮肥企业已经能够实现所谓“三个一千”,即吨氨两煤耗低于1000千克,电耗低于1000千瓦时,工艺能耗低于1000万千卡。但在1979年,全国小氮肥厂的平均水平是吨氨两煤耗2740千克,电耗1596千瓦时,工艺能耗2446万千卡,比后世的水平高出一倍多。
由于能耗畸高,小氮肥厂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亏损严重,同时也给国家的能源供应带来了极大压力。
1980年,国家开始在小氮肥厂推行“盈亏包干,利润留成,超额不补,减亏留用”的经济政策,促使企业节能降耗。1981年,又进一步提出,对于吨氨两煤耗超过2500千克、电耗超过1500千瓦时的企业,将一律关停。
沧海化肥厂正是一家60年代建厂的小氮肥厂,最早的设计产能是年产合成氨3000吨,碳酸氢铵12000吨。后来经过几次技术改造,产能扩大到年产合成氨5000吨,碳酸氢铵20000吨。
产能扩大了,但技术水平并不提升。按照冉玉瑛的说法,厂子目前的吨氨两煤耗在3000千克以上,远远超过了化工部划定的2500千克以下的标准。
省化工厅向沧海化肥厂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沧海化肥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把能耗降低到化工部的标准之下,那么化工厅就要开出红牌,勒令沧海化肥厂停产,届时全厂上千干部职工将面临分流的命运。
此时还是计划经济年代,一家国有企业如果停产,国家是要负责安置所有干部职工的,一般的做法就是分流到其他企业,而不会像后来那样让他们直接下岗失业。然而,自己的企业关闭了,分流到其他企业去,总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沧海化肥厂虽然连年亏损,但由于有政府兜底,厂子的福利并不差,在沧塘县算是一家待遇很好的企业。如果分流,职工恐怕只能去一些福利不好的企业,而且作为外来者,也别想得到好的工种或岗位,这就相当于大家从一等公民变成了四等公民,谁能接受得了?
厂领导的情况也是如此。你领导的企业停产了,县里会把你安排到其他企业去,你的行政级别虽然还能够保留,但人家能让你再当领导吗?还不是给你一张冷板凳,让你在那混吃等死?
可以这样说,两煤耗2500千克这个标准,现在就是悬在沧海化肥厂全厂干部职工脑袋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化工厅已经把剪刀伸过来了,随时都可能把系着剑的绳子剪断,让这把剑飞落下来。
“爸刚才说去车间和小周他们讨论,是说晓芸阿姨吗?”
高凡从前任的记忆中抽出了一个名字,向冉玉瑛求证道。
冉玉瑛点头道:“可不就是周晓芸吗,现在咱们厂能不能活下去,就指望她了。我听说,她现在也是没日没夜地在查资料。我今天上午看到她,人都瘦了一圈呢。”
“这样啊”高凡应了一声。
“哎呀,这件事你就别管了,这是你爸的事情。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复习,争取考个好大学。万一以后厂子关了,我和你爸还指望你来养活呢。”
冉玉瑛说着,在高凡的脑袋上摸了一把,满满的都是老母亲的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