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贵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埋葬大清,天煌贵胄,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朱二旦就准备把这几家一起都干掉――通过大明凉凉以后,这几家跟朝鲜的表现来看,都无一不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养的干儿子再怎么孝顺,也不过是个干儿子。
让他们替大明嚎两嗓子,掉几滴眼泪,估计就是这几家的极限了,真要让他们为大明披麻戴孝,让他们为了大明去跟大明的敌人死磕到底,那纯属就是扯淡。
事实上,这就是朝贡体系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几家在1840以后倒是先后求着鞑清给他们当家做主,但是从来就没听说过谁为了鞑清尽心尽力。
说白了吧,朝贡体系下,中原堂口中养着这些外藩就相当于养上几个干儿子,作用基本上等于是商品倾销地,中原堂口不会过于在乎他们的死活,他们也不会真把中原堂口当亲爹。
反倒是欧罗巴蛮子们玩的殖民地体系更为神奇一些。
瞧瞧枫叶国,人家到现在都承认英国女王的统治。
再瞧瞧三哥,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为大英帝国流血流汗来着。
只是朱二旦想的挺好,计划实施的也很到位,就连暹罗和缅甸也一直在努力配合朱二旦的剧本朝廷演出,问题是中间忽然出了沂州号发现了郑和舰队后裔这么一档子事儿。
朱二旦当时就疯了。
大明最近几年没少买劳工,毕竟要开山修路,很多地方真就是只能拿人命去填,而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又舍不得让大明百姓去死,所以这劳工的消耗速度也就挺快。
谁知道之前的劳工里面会不会有郑和舰队遗留在外的后裔?
想到了这个可能之后,朱二旦当即就派人把消息传递给了朱劲松,而接到这个消息的朱劲松也懵逼了。
有一说一,朱劲松并不在乎黑洲劳工们的死活,包括欧罗巴蛮夷以及南洋诸多蛮夷的死活也不在朱劲松的考虑范围之内。
冷血吗?并不。
身为一个正统的读书人,朱劲松一直信奉的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而吐蕃、倭国、建奴的表现又都印证了这一点。
李二凤送工匠送书籍给吐蕃,一大票的秃驴带着种子、农具、书籍东度倭国,大明收留了建奴,朝鲜甚至感慨“诸蕃之中,唯建奴所得为最厚”。
结果呢?
吐蕃曾经攻下长安,倭奴在金陵搞出了举世震惊的大屠杀,而建奴……建奴把整个四川都屠戮一空,最后干脆又栽脏到张献忠的头上,甚至连建奴自己编出来的明史都错漏百出,声称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六亿――当时的大明总共才两亿左右的人口,谁也不知道四川到底是怎么拥有六亿的。
包括现在交趾、暹罗、缅甸那些外藩的表现,基本上也证明什么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且,工业化是要流血的――要么流其他人的血,要么就得流大明百姓的血。
某些人可能觉得越是到了这种时候,就越应该流大明百姓的血,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证明大明的伟大,uu看书 www.uukanshu.com 不如此不足以团结大明百姓,不如此不足以顺应天意民心。
可惜的是,朱劲松从来都没有这种想法。
蛮夷也好,劳工也罢,他们给大明交过一文钱的赋税没有?他们有没有把女儿送进皇宫?他们有没有为大明服过哪怕一天的徭役?
没有吧?
所以,如果铁路底下一定要埋上白骨,如果开山挖洞注定要死人,那为什么不能死上一批劳工,而非得让大明的百姓去牺牲?这不是有毛病是什么?
但是,当朱劲松得知这些劳工里面可能会有郑和舰队遗留在海外的后裔时,朱劲松就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去各处工地上核对这些劳工的来源。
这就跟某个鹰酱家的律师一直在呼吁废除死刑,后来又努力呼吁恢复死刑是一样的道理。
只是在派人去核对各地的劳工之后,朱劲松又想起了情报中的另外几个关键字。
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红溪。
东印度公司有多么臭名昭著,相信任何一个对历史稍微有点儿了解的都知道,
实际上,东印度公司分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两者的性质都差不多,干过的那些破事儿也都差不多。
现在大明跟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没有正式建立起商业往来,因为目前大明的提纯工艺还稍微差了些,朱劲松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而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就不只是提纯工艺的问题了。
ps:推荐一本书,官狗写的《气吞大明》,起点多年的老作者了,人品有保证,拿他祭天,朕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