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可能是曹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李祖娥,重生北魏末年,我怎么可能是曹贼,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高澄是个实干派,起了这个心思,当即就找管事要来笔墨纸砚,也许是穿越的金手指,高澄的记忆力非常出众,他凭借曾经对《三国演义》的熟读,援笔一挥,文不加点。

这个时期的南北文坛,崇扬用典属对、绮靡华艳的文风,而高澄所抄三国,是毛宗岗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怎么也脱离不了‘通俗’二字。

这样的行文风格,注定不被士人所喜,但高澄抄这书,也不是给他们看。

大王山的将校子弟们,自小生长在北疆之地,大多和斛律光一样,认得些字,但仅此而已,算个半文盲。

如段韶一般好读书的,实在少之又少。

对于这些半文盲来说,通俗小说可就太友好了。

也不是没有担忧,《三国演义》全篇都秉持着尊刘贬曹的立场。

而高欢将来可不就是北魏活曹操吗,那么,贬曹不就是在贬高?

但高澄还是决定不做删改,他不相信真有人会蠢到读了一本《三国演义》,就嚷嚷着要兴复元氏,诛杀高贼,真有这么蠢,也成不了事。

相较于这本小说能给他带来的帮助,这点小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无论那些北镇少年们,站刘还是站曹,只要对汉家人物、故事产生兴趣,都是他为将来汉化埋下的一颗种子。

文化的感召力有多强大,汉文化极度崇拜者,大秦天王苻坚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默写完第一回的内容,高澄放下笔,不停揉捏酸痛的右手手腕。

洋洋洒洒近五千字,可不是件轻松事。

真让我一个人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高澄心中一动,当即拿着书稿串门去找段韶。

“这是什么?”

段韶接过书稿,只看了一眼就皱眉说道:

“子惠,不是我说你,你也该好好练练字了。”

高澄翻了一记白眼:

我要是从宋、明穿越而来,保准给你来一套正雅圆融的台阁体,但我一个网瘾青年,你居然还要求我有一手毛笔字,也太过分了吧。

“表兄且看着,字的事以后再说。”

段韶这才把目光放在书稿之上,高澄也坐在一旁,等他看完。

一时间,段韶的屋中,只有纸张翻动的声响。

而段韶原本因高澄的字迹而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你这莫不是写错了,我记得刘备与关、张只是恩若兄弟,并没有桃园结义一事?”

段韶突然抬头问道。

“有《三国志》在前,何须我再著史,不过是依据《三国志》改编故事而已,其中事迹当然不可尽信,表兄当做讲史话本来看即可,莫要纠结其中细节真伪。”

段韶这才重新捧着书稿读了起来。

不久,段韶终于放下书稿,询问道:

“张飞究竟杀了董卓没有?”

他熟读史籍、兵书,当然知道董卓死于吕布之手,可高澄既然说了是改编故事,保不住他就直接把董卓写死。

“上面不是写了下文分解么。”

“那下文呢?”

“这里。”

高澄指着脑袋笑道。

“快快快,快些写出来。”

段韶催促道。

“手腕酸痛,实在难以动笔,不如由我口述,表兄执笔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潜渊症候群

防晒霜涂抹大师

万夜之主

一柄墨刀

重生1979去种田

暗黑小鬼鬼

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

晴空涵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