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啊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改变历史,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令狐冲啊冲,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已目前来说,历史的小轨道改变了,大轨道仍然没有变化,司马氏要是掌权下去,则早晚灭掉燕国、蜀国、吴国,最终一统天下。

然后历史上依旧会有西东两晋。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这些依然会上演。

更别提南北分裂近四百年的大动荡。

公孙修揉了揉眉心,心想这一切的事宜,都要等回到燕国再行商榷。

当他赶回燕国时,众百官早已得知扶余国自愿归顺,燕王更是凭借一张嘴就兵不血刃的把麻余王给带了回来,没有任何的伤亡。

公孙修在文武百官前宣布,封麻余王为率义王,划分了一块辽阔的宅邸用来安置他及亲属,生活在襄平城中就好管控了,平日里还可以到宫中见一下外甥。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囚禁,在襄平是公孙修掌控力度最深的城市,任何变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麻余就算有什么不轨的念头,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传进他的耳朵里。

麻余王除了感恩戴德之外别无所求,率义王是唯一世袭制的位置,也就是说照着这个爵位,只要安心的混吃等死,不参与谋反、叛逆的重大罪过,几代人都吃不完,要当纨绔子弟也可以、好飞鹰走狗也罢,流连花丛都行。

《镇妖博物馆》

在安置好了麻余王,公孙修就接到了陈超的来信,信中已说明令狐愚跟王凌愿意配合,共同举事。

公孙修闻言松了一口气,王凌肯出手他就放心了,未来可能告密的家伙也已经给解决了。没有人告密的话,司马懿可能都猜不到王凌会以伐吴的口号借兵拥立新君,毕竟为了调控四方,老贼可是把太尉的位置给了王凌作为拉拢。

当然,只要王凌起事,他的最终目的是进攻许昌作为新君号令天下的旗帜,这样一走,或许扬州空虚,孙权真的有机会趁机北上,得到他梦寐以求的合肥。

合肥是孙权的一生之痛,诸葛亮五次北伐有多英勇深沉,孙权的五攻合肥就有多么滑稽可笑。

蜀国跟吴国虽然都对魏国有过交战,可是很少完全是本着统一天下的因素去做的,诸葛亮的北伐比较复杂成分,包含了统一之心、拖垮魏国、转移国内矛盾等原因,当然有匡扶汉室还于旧都之心。

吴国就比较摆烂了,孙权对统一天下并没有什么决心,只要守住东吴的底盘就皆大欢喜了,这也是孙权背刺关羽的原因,为的就是夺回南郡,稳住东吴的地盘。

孙权对合肥也是这样的念想,所谓守江必守淮,只有拿下了合肥,才能构筑第二道防线,让东吴安枕无忧。

这个道理孙权明白,魏国也明白,是以数次魏吴大战都爆发于合肥之战,其规模也不容小觑,孙权的出兵规模都在十万左右的兵力,相当于吴国兵马的一半以上,可见孙权多重视合肥这块地盘。

公孙修沉吟少许,对邓艾道:“历来孙权拿不下合肥,若是此计成功,王凌引兵向许昌,孙权率军北上,成功的可能性总该大大增加了吧?”

邓艾不禁扑哧一笑,点头道:“这是必然的,只要王凌按计划谋反成功,携曹彪入驻许昌,司马懿陷入平乱的局面,必然无力增援合肥,孙权若是能趁机把合肥给打下来,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公孙修道:“那就看天意了。”

邓艾对孙权也不是完全没有信心,挠了挠头,苦笑道:“孙权此人,臣虽未见过,可其一生的所行所为看来,他是擅长权谋的人,愈老愈精,却不如何懂得用兵之道。虽说吴军不习水战、合肥被魏国重兵把守等问题,可也不至于——不至于打成这个样子。”

公孙修不由得哈哈大笑,点头道:“尤其是第二次征讨合肥,孙权率兵十万,被孙权以区区八百虎贲冲阵,甚至险些遭擒。这样的用兵水平,确实不足一晒。不过江东之地,有孙坚、孙策率先打下了基本盘,孙权籍父兄之基业,做个守成之主,也算是合格了。”

邓艾点了点头,道:“王上许诺什么东西,孙权都不会心动,唯独合肥。”

贾范适时地道:“现在也该撰写讨贼檄文了吧?以清君侧为名。”

公孙修哈哈一笑,“劳烦御史亲自撰写了。”

贾范早就等着这一天,当即提笔撰写檄文,公孙修则亲笔修书传送东吴,示意孙权准备好伐合肥的准备,也无需大摇大摆的军备,毕竟十万之众的行动,小半个吴国的百姓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其中,司马懿自会得知吴国的动向跟意图。

很快的,讨贼檄文就已写好,速发至洛阳。

此时的司马懿身体有恙,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在家中静心修养,这次可不是装的,而是真的身体疲惫。

曹芳可是对这个魏国的老战马又敬又畏,尤其是毫无底线的滥杀,他是不敢出一言以复加,太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当年太祖武皇帝曹操挟持献帝,虽说也当成了傀儡,起码礼数上跟表面功夫是做到位的。

司马懿就不一样了,动辄灭人全族,其心肠之狠辣,政治底线之低,令人叹为观止。

曹芳素来怯懦,昭告天下升司马懿为丞相、受九锡,后者皆万分推辞不受,誓死不愿意当丞相一职。

当然,即便司马懿告病于府上,曹芳在朝中每议大事,都要派人到司马府上,咨询太傅的意见跟决断。

司马懿睡了个懒觉,坐在堂上摇头晃脑,伸了伸懒腰,轻声道:“昭儿,近来有何事发生?”

司马昭站在父亲的身后,为他披上衣服,笑道:“也没什么,近来的吴国似乎又在筹备兵马,看来有所行动。”

司马懿澹澹一笑:“孙权这点儿伎俩,除了当守门户之犬,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司马昭坐下来,说道:“还有一事,孩儿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接受丞相一职跟加九锡呢?”

“若是当了丞相,受了九锡,岂非跟当年的曹操一样了?此举无疑是向天下人表明我有异志,想着篡逆了。为父只当周勃,不为王莽。”

司马懿左手中握着一只巴掌大的乌龟,右手抚在龟壳上,感受龟背的纹路,平静道:“我即使辞了丞相,不受九锡,魏国军政依旧在我的手中,又何必在这风口浪尖,去当天下人的靶子呢?不可务虚名而处实祸也。”

司马昭心中却是不以为意,对于曹操的威风在他小时候便久有耳闻,认为当丞相跟受九锡是一件威风八面之事。

只不过司马家也在高平陵事变后,获得了质的飞跃。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司马昭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司马孚升任司空。由此,对于司马懿所在的司马氏,已经成功掌握了曹魏的兵权。

不仅如此,封侯者司马家就有十九人,前后食邑五万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逍遥小师爷

误大师

二十七载

Rongke

穿越诸天从风云开始

断风云

我靠美食拿下妖王火爆修仙界

迷人小反派

龙王赘婿

会说话的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