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书山书海(单),山上种田那些年,万物皆可种,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屿曾听闻,四堂六殿中的四堂座落于无为峰上,传闻此峰最是独特,不在二十八山之列。

至于六殿则分布在不同山峰上,为各山身为主脉时所建,其间亦有其余山头陆续修缮了大殿堂宇,不过因由各种各样的缘故,没能传承下来,后来许是见得耗资过于糜费,修筑之事便渐渐消停终止。

如今的四堂六殿,更多是作为年岁悠久的见证,用以缅怀。

他远远望了眼,香火缭绕,没有去做客这些殿堂,而是径直来到了镇魔峰。

比起纪念意义大于实用的四堂六殿之类,他更感兴趣于眼前的楼阁。

麓云阁,与净明阁、定真阁齐名,皆属真武山藏经之地。

于民间有诺大名头,‘大小十万书,本本皆真传’,引得不少好事者投来觊觎的目光,妄想盗取一两本至山下,闯出大名。

真武二十八山中,镇魔、荡魔、清正三山各有一座藏经阁楼,每一处所藏之书又有区分,不过陈屿其中底细到底如何并不清楚,但也不妨碍他进去观览一番,无论何种藏书,依着六层高楼来看不说十万册,三五万应当是不差的,能满足他近段时间的所需。

身外罩着氤氲青光,大步向前,两旁时而有道人进出,对从天而降的陈屿视若无睹,自顾自交谈。

不似静崖县的岐络观,真武山更加大气,藏书万卷的楼阁并未有石门金锁,只在入内六步的宽敞地有个草草搭建的小台子,背后坐着一位道长,顶戴玉冠,黑发束在脑后,正捧着蓝封书卷翻阅,读得津津有味。

他跟在两人身后进到里面,视线掠过对方,转瞬又收回。

不是什么隐世高人,劲力流转稍显凝滞,估摸着通劲小成左右。

“见过越钟师兄。”

中年道人回过神,点了点头应和。

俩道人拜首,然后窸窸窣窣拿出一张小巧木椟,递给了对方。

陈屿瞥了眼,却是写着书名,林林总总十来行。他不再多看,越过小台子与三人向里而去。

另一边,两人的木椟查验完毕也被放了进去,临走前那位越钟师兄照例叮嘱两句,关于还书的时间以及书卷原本不得损坏云云。

与此同时,陈屿已经开始一一浏览楼阁内的情况。

一面面书架罗列,不下二十支,宽达五丈、高逾两丈,书架上的栅格里满当当堆积书卷,厚薄不一,恍如一座座高低起伏的书山。

天窗打开,照得内里堂皇明亮。

眉眼一跳,目光由外及里,依次掠过外侧的书架,去到最里处,见到一些坚实的木匣封存在上,放置于栅格中。

精神渗透其里,一卷枯黄褶皱、残缺了边角的书本呈现脑海中。

古籍?原本?

无需过多分析,封皮上已经被岁月侵蚀模糊的字样不断抖动着,下一刻仿佛被重新勾勒书写,反馈于意识中的书卷渐渐蜕去陈旧,变得崭新。

精神力与感知的加持下,哪怕只是一丁点儿残余痕迹,也能被他捕捉、弥合并本能地去完善和还原。

此刻再看去,书名已经知晓:

《金夔六针法》

陈屿目光闪烁,这是一本他听过的医书,听说里面记载了行针刺穴之法。如今看来还不止如此,更有穴位图,记载了足足两千处穴位,虽然其中不少穴位标注在他看来有所差误,但也非寻常岐黄之书可比,何况书卷中还有辨明穴位的方法、养体养穴的药方等。

不由得感慨,当初若于启猛老道士能识得这本医书,或许他的道路能走得更通畅些。

当然,也可能对方在求学游历于真武山时就见过这只木匣,只不过里面的书册损坏严重,除非有陈屿这等能力,否则想要还原恐怕得耗费数月之功。

一边感叹,一边眉心神光一照,将之临摹记录下来。

紧接着青云浮现掌中,他抽出几缕缠绕指尖搅动两下,扔至木匣内,旋动的法力如刀一般锋锐,将纸张与木料间的蠹虫清理一空。

纸卷得到滋养,勉强又能撑过几年。

做完这一切,他继续向前,视线翻飞在楼中,不断打量其余书册。

三阁中的麓云阁以藏书旁门为主,代表清微道统的净明法经卷多在净明阁,而定真阁则藏有不少护道武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秦功

下雨我带刀

学医救不了大秦

肥瓜

枭起青壤

尾鱼

傻子医仙林羽杨兰

剪刀石头布

医路青云

烟斗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