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县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一刀倾情,安喜县尉,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某回乡之时,虽然一心想要报复昔年欺侮自己的小人,不过看到同宗族人遭此大难,哪里还有什么报复之心?王某拿出了银子,给宗族亲朋买了粮食和布匹。只是当地遭了几年天灾,连树皮野草都被人啃食干净。王某买的这些粮食布匹,虽能救得一时,却不能救得一世,要想救活这几百条性命,势比登天还难。
“王某思前想后,突然想起关外荒地甚多,只要有一把子力气,肯吃苦耐劳,便不会饿死。是以王某向大伙讲述了关外的情形,想知道宗族子弟是否愿意到关外谋生。其时故乡赤地千里,遍地都是饥寒交迫困顿而亡的灾民尸体。宗族子弟听王某说起关外的好处,纷纷要和王某同往关外。王某带着数百名王氏族人,历尽艰辛,总算回到东辽县。又在城外买了一块地,建起了王家庄,将这几百人安顿了下来。
“我记得正在建造房屋之时,突然来了一个人,自称姓王名升,乃是王氏宗族的远房。故乡天灾乍起之时,他便和家人一起逃难去了。只是一家人辗转数省,也没寻到一处妥当之处安身,反倒有几位家人在路上染了重病,先后病死。后来在湘西又遇到了绿林强盗,除了他之外,其余家人全都死在强盗手中。王升没有法子,暗想既然外乡也没有容身之处,不如重返故乡,就算死也要死在乡里。只是等他回到故乡,只看到断壁残垣,宗族亲朋不见了踪影。王升四处打探消息,这才知道王某回到了故乡,将宗族子弟带到了关外以求生计,于是他一路北行,终于找到了东辽县。”
王庄主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声,抬头看向屋顶,眼睛中已有泪光闪动。过了片刻,他接着说道:“其实王升这番说辞之中破绽甚多。一是他说自己是王氏宗族的远房,是以被王某带到东辽县的宗族子弟都不识得他。可是他自己说过曾多次到过王氏宗族聚居之地,怎么会没有人见过他?二是依照大明律例,若是离乡外出,须得持有路引。只是王某要带着几百人离开故乡,官府是绝对不会发给王某路引,弄不好还要以煽动闹事的罪名,将王某抓进大牢。是以王某带着宗族子弟离开之时,前后分为数队,白日藏匿在山间歇息,落黑后才上路北行,可以说是没有惊动任何一人,这才一路艰辛到了东辽县。咱们离开故乡之时,左近数县早已没有了人烟。王升却说他是四处打探,知道了咱们的行踪,这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事情。
“只是王某愚钝,放着这么多破绽,却没有发觉王升的狼子野心。因为王升识文断字,是以王某要他帮着做事。建造庄子之时,王升又对我说,王氏一族遭了大难,死伤无数,不过大半都是逃难去了。若是这些人也与他一般,有朝一日回到故乡,见到遍地断壁残垣,不免断了求生的念头。不如派几名精干的族人在故乡旧居之处等着,若是有同族子弟返回,便告诉他们到关外东辽县来谋生。日后同宗子弟还有许多人要到东辽县,是以建造庄子之时,房屋要多盖一些才行。
“王某听了王升的主意,压根没想到他包含祸心,反倒夸赞他思虑周全。其时恰好有一笔药材买卖要谈,王某便将建造庄子之事交给王升办理,自己带人去辽阳府以北的榆北县做买卖。这一走就是三四个月,待王某回到东辽县,看到眼前的情形,登时大吃一惊,想不到庄子竟然建成如此规模,足以容纳下五六百户,三四千人。而且王某进了庄子,见到许多陌生面孔。王升出来迎接王某,说是有一些王家子弟也和他一般,从外地回到故乡之后,又一路打探消息到了关外,到东辽县投奔王某。因为王某外出做买卖,王升便将这些人收留在庄子中,等王某回来之后再做处置。当时王某对王升没有丝毫怀疑,以为这些人都是王家子弟,哪里会不许他们住进庄子里?是以点头答应,将这些人都收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