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纨纨纨纨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大明的阶段,日月江山永为明,纨纨纨纨纨绔,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垶儿你得知道,为君者,有时候什么办法都得用,就好像用人一样,清官贪官你都得用,因为贪官在有些地方是能够起到奇效的。”
“孙儿记住了。”朱瞻垶低着头接受着老爷子的教导。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他又不是小孩子。
比如说在针对欧洲和帖木儿帝国的时候他可以说是心狠手辣,土豆一策一出,等到爆发的时候这些地方加起来死的人可能要超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
他从来都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也从来不介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通过这种办法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少,少到朱瞻垶看不上,因为他在民间的名望早就已经到达了一个几乎很难再涨的地步了。
“记住了就行。”朱棣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棣很清楚,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况且大孙子已经很优秀了,有些缺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说这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缺点。
“喏,这个你看看,回头应该能用得上。”
朱棣从一旁拿过了一封奏折交到了大孙子的手里,也顺便转移开了话题。
“这是什么?”朱瞻垶接过奏折,但却惊讶的发现奏折封面上一个字都没有。
一般来说,奏折上面都会上署上奏者的姓名以及官职,少数人可以只署名,比如说内阁和六部尚书,也有不署名的,但最起码也会在封面上写下请奏、上奏、奏疏等字样。
但这封奏折上啥都没有。
“这是吕震整理的,里面有自太祖爷重启和改制之后的科举过程、经验以及所出现的问题,你拿回去看看,应该会有帮助。”
朱棣笑着给大孙子解释了一下,同时也说明了这东西是有多重要。
“这次是你第一次主持科举,而且后面还会伴随着你的大婚,所以不能够马虎,也不能出现问题。”
“小问题尚可,毕竟你是第一次,不管是官员还是天下百姓都不会对你太过苛刻,但是大问题不能出现。”
“之前你让礼部和吏部联办,锦衣卫和腾骧卫监控的法子很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科举舞弊的情况出现,但爷爷觉得还不够。”
“孙儿知道。”朱瞻垶微微欠身,跟老爷子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孙儿大孙等会试开考之日亲自去监考,到时候应该会起到效果的。”
“你亲自去?”朱棣原本还想说说这事儿,但没想到大孙子早就打算好了。
“那你打算去监考哪一场?还是说三场都去?”
“去第一场和第三场!”面对老爷子的疑问,朱瞻垶立刻就给出了答桉。
提到明清时期的科举,很多人都会想到八股文,但是科举也不可能只考校八股文,还有其他的。
科举会试共计三场: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浩、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可以,既不显得你很闲,又有头有尾。”朱棣点头表示赞同。
会试其实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最重视的其实是士子中最拔尖的那一批,也就是对国家大事有独到见解的人。
除了这一小撮尖子之外,剩下的人大部分都会在县官这种级别的小官上蹉跎一生而不得寸进。
这不是说这些人就不重要,这些人构成的是大明的地基,当然很重要,但那一小撮尖子是大明的柱石,甚至会直接影响着大明未来的兴盛衰败。
比如说于谦。
想到于谦,朱瞻垶不由得又叹了口气。
他现在其实很需要于谦这种相对来说比较激进,但却也不失保守的官员,可按照历史来说于谦今年才不过十六岁。
按照历史的进程,于谦还得等到七年之后才会高中。
“叹什么气?”朱棣很是敏锐地抓住了大孙子叹气的声音。
“没什么。”不说还好,老爷子这一说朱瞻垶就又叹了一口气。
“就是感觉现如今咱们大明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所需要的官员也和以往不同,不知道这一成不变的科举能不能选拔出来我们所需要的官员。”
一个王朝的初建、巩固、发展、扩张和衰败等不同的时期需要的是不同的人才,而之前的大明其实是在巩固这个阶段,但现在不一样了。
草原、安南、建州和奴儿干都司平定,大明正式踏入了发展和扩张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观念先进且有激进心里的官员。
但想想大明的科举内容,朱瞻垶觉得悬。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于谦,这种等级的人才一代王朝能出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