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耕战建国(上),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父亲下定了决心,女儿便没有异议。”

盛红羽平静的说道。

她脸上虽然没有情绪流露,可内心竟然对见以后到太子朱高煦有着一丝期待。

次日。

清晨。

朱高煦没有参加早朝,而是奉朱棣之命传授楚王诸子与周王诸子“耕战建国”的道理。

他在新修大本堂的大学堂部,与周、楚两王诸子简单寒暄一番之后,便领着众王子走到了学堂后院的一大片菜地里。

“所谓‘耕战建国’,耕在前,战在后。今日,第一课,我先给大家讲‘耕’。”

朱高煦给周、楚诸子上的第一节课,竟然是种地。

他亲自带头,领着众王子挖了两个时辰的地。

期间有人喊累,朱高煦耐心介绍,使用铁锨需要的巧劲。

之后,他又以身作则,在菜地里端着食盒,与众王子一起用了午膳。

午膳过后,朱高煦才带着众王子重新回到讲堂。

就在众王子各自寻找座位坐下的空荡,朱高煦拿粉笔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了爪哇洲的大致地图。

这番操作,直接令众王子震惊无比。

众王子觉得他们的太子哥哥十分可怕,心中对朱高煦的敬意又增加了一倍。

“《宗藩条例》规定,随同藩王迁移到海外的属民,必须给予均田。”

朱高煦端坐在椅子上,高声问道:“谁记得《宗藩条例》附录之一的《耕战建国均田策》的内容?”

“太子哥哥,我记得前六条,可以说么?”

永安王朱孟炯举手问道。

“且说说看。”朱高煦点头道。

朱孟炯起立道:“第一条,凡十六岁(十六岁成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

“拥有家仆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家仆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雇主;四岁以上丁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朱高煦见朱孟炯说了一条之后,选择停顿,显得有些信心不足,于是鼓励道:“没错,你接着说。”

“第二条,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二十亩,限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即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

朱孟炯道:“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十亩,女子五亩,家仆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三口一亩,家仆五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第三条,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

“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

他说到这里,再次陷入了停顿。

朱高煦见朱孟炯皱眉头,提醒道:“若家中有残疾者,当如何?”

“第四条,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十二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七十的不还所受。若有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朱孟炯立即想了起来,接话道:“第五条,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可随力所及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官府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第六条,各级官吏按品级高低授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内外官署还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官职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官府。”

“孟炯虽然不是背诵的原文,但凭个人理解说出来六条,已经很不错了!”

朱高煦鼓励道:“请坐。”

“谢太子哥哥。”

朱孟炯先是躬身说了一句,接着才选择坐下。

朱高煦环视讲堂内的众人,问道:“还有四条,谁来做一下补充?”

楚王世子朱孟烷举手道:“太子哥哥,我记得后面四条。”

朱高煦面带微笑道:“孟烷且说说看。”

“第七条,分封在外的宗室子弟永业田与其爵位品级相适应,自诸郡王以下至奉国中尉,多至百顷,少至四十亩,具体数额皆由藩国国王裁定。”

朱孟烷缓缓说道:“第八条,藩国建国满三十年之后,一般情况下不在对女子授田,随同家主迁移的家仆及丁牛也不再受田。因授田面积不足,在需要依耕的狭乡地区也不再加倍授田。”

“第九条,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否则尽数充公。”

“第十条,各藩国实行与朝廷一样的户帖制度,每十年对全国人口以户为单位登记一次。”

朱孟烷说到这里,有些迟疑,似乎忘记了后面的内容。

朱高煦提醒道:“既然是按户登记,自然需要户主及其相关人员的信息。”

“我想起来了。”朱孟烷喜道:“需登记户主、乡贯、姓名、年龄、家庭人口、与户主关系、田宅、资产、职业等。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由民户自行收藏,另一份上报藩国。户籍表汇集成户籍册,用黄纸加封,即为黄册。”

“孟烷,你好像遗漏了一点,也是均田策至关重要的一点。uu看书 www.uukanshu.com ”

朱高煦又一次提醒道:“藩国建国之初,人少地多,均田自然够分,但时间一久,人丁滋生,国内可垦种的土地就不一定够均田了。所以――”

朱孟烷接话道:“所以,海外藩国每三十年重新均田一次。”

“因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朱高煦侃侃而谈道:“当年,孔子得知季氏将要讨伐颛臾的消息,认为不应发动这场战争,他批评其弟子冉求和子路没有尽到责任,并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张:‘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政教均平,则不患贫矣;上下和同,则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也。寡并非指物质财富贵乏,而是指土地、百姓多少;均也不是指财物的平均分配,而是指政教均平,秉承公平、公道的原则,否则如何让治下之民信服官府的治理呢?”

“太子哥哥说的太对了。”

楚王世子朱孟烷忍不住感慨道。

之后,朱高煦向众王子介绍藩国国王直辖领与分封领的区别。

“国王直接管理的土地,即直辖领地。分封给诸子郡王的领地,即为分封领地。”

他接着问道:“谁知道为何要有直辖与分封之别?”

ps:感谢龙瓤,书友151220214228036,书友20210330001704073,书希区柯克,梓川哥哥等老铁的推荐票、月票!感谢兄弟们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