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克拉维约东使记(一),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船舷右侧的大地上,密布着奥斯曼牧民部落和小砖房。

希腊与奥斯曼的侦查骑兵风格类似,双方同样盯着马尔马拉海之中过往的船只。

在冬季来临的十一月,前往特拉布宗的海船因为风暴而险些沉没。

我们一行人只能返回君士坦丁堡,等待来年开春再重走陡峭的黑海沿岸。

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沿途到处都是希腊人和奥斯曼人的堡垒,彼此犬牙交错且寸土不让。

由于奥斯曼帝国的王廷遭帖木儿帝国重创,让整个地区陷入了混乱的局势。

当地的许多小领主,摇身一变成为了争夺地盘的割据势力,相互之间开始频繁交战,并向来往的商客收取保护费。

至于有大海和群山拱卫的特拉布宗国,却以进献公主和向帖木儿帝国称臣来换取和平。

不过,比之已经破落如农村的君士坦丁堡,特拉布宗明显更加富足。

即便特拉布宗的贵族们必须在热那亚舰队与突厥骑兵之间周旋,根本无法恢复往日的帝国荣光,但这里的安定,却让我率领的一众使团度过了一段安逸的时光。

我很清楚,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就等于进入了帖木儿帝国的势力范围。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名叫“帖木儿”的东方帝国,我经常会亲自询问当地居民,向他们了解前路可能遭遇的各类风土人情。

可是由于我们使团改走陆路,很快就遇到一批由于没有特拉布宗的港口,只能占据山头,与周边突厥、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势力对峙的希腊兵。

这些希腊兵为了敲诈勒索,险些将我们携带的礼物没收。

我告诉了他们的头领我们使团出使帖木儿帝国的目的之后,他们才放了我们,并护送我们穿过了那一片混乱的地带。

永乐六年三月,我们走进了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区。

虽然这里位于幼发拉底河的上游,气候凉爽宜人,皑皑雪山之下,皆是绿草如茵的牧场。

但是遭到严重破坏的锡瓦斯城,依旧展露了战争的可怕,尤其是帖木儿帝国使用的火铳与投炮机,更是成为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武器。

由于拜占庭帝国方面的出尔反尔,帖木儿帝国一度曾苛待城中的教徒,下令拆毁城池和教堂。

锡瓦斯城就是被帖木儿帝国的投炮机炸破城墙而被攻下。

我听说投炮机是改良后的投石机,旧式投石机投出的是石头,现在的投炮机,投掷出的是可以爆炸的大铁丸。

当时没人知道帖木儿帝国为何会制造这种会爆炸的大铁丸,就连以见多识广著名的我,也是第一次听人提起这个东西。

那时我就猜想,这个会爆炸的大铁丸应该与黑火药有关。

虽然成吉思汗的西征,把恐怖和残杀带到了地中海,但征伐给地中海周边邦国带去的不仅是鲜血,还有先进的技术。

十多年前,有实力的地中海周边国家,已经开始用铜制作手炮,也叫巨型火绳枪。

这种手炮没有准星、照门,也没有扳机和握把、枪托。

是一个炮架可以插在马鞍上,将炮身固定在炮架上,而在炮身后有一根尾杆,尾杆连着一个胸托的手持火炮。

使用时,骑兵用胸口顶住胸托,左手扶炮身,大略地瞄准目标,然后右手拿一根点燃的火绳或者一块炭去点火门,用来发射装填的石丸或铅丸。

虽然这种射击基本无法考虑精准度,而且因为炮身长度不足,射程也很短,但其巨大的声音、弥漫的烟雾和偶尔命中时巨大的威力,对于士兵来说犹如恶魔般恐怖。

我见到帖木儿帝国的士兵所使用的火铳之后,发现这种用绳子点燃引线的火绳铳,与我家乡所在大陆上的那些国家开始制作的巨型火绳枪很像,但又有着不小的区别。

帖木儿帝国士兵手持的火铳,有照门有准星,而且还有可以抵肩的枪托,显得十分先进。

而照门、准星、枪托这些东西,都是我家乡周边国家制造的巨型火绳枪所没有的部件。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火铳是帖木儿东征时,从亦力把里汗国抓获的工匠,仿造大明帝国的火铳打造而来。

此外,我还在锡瓦斯城附近,听闻到了许多关于安卡拉之战的细节。

PS:后面还有一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