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六章:议定年号,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此,在听到朱高煦所问之后,朱瞻域恭声作答道:“正统之意,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我大明继承华夏之礼仪,贯彻春秋之大义,乃华夏正统,二是说我朱家作为皇族可代代相承,永为中华统绪。”

朱高煦闻言,并没有什么表示,而是看向嫡次子朱瞻城,问道:“老六,你说说看,哪一个年号合适?”

朱瞻城与朱瞻域的性格完全相反。

朱瞻城相貌儒雅,风流潇洒,多才多艺,爱好文学,对朝政不感兴趣,更不想当太子。

但仍有一些人支持他,对他寄予厚望,提出以“建文”为年号,即建立文治。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永乐皇帝朱棣开拓疆土,也是靠的武力,而朱高煦则是要靠文来治理国家,建文年号甚合此意。

这些人把朱瞻城好文学的“文”字嵌入年号,也是对朱瞻城的一种暗示。

朱瞻城聪慧,虽然明白此意,可他不愿参合朝政,对未来的储君之位毫无兴致。

故而,在听到朱高煦的提问之后,他恭恭敬敬的作答道:“爹,儿子认为‘宣德’这个年号不错。”

“且说说你选择‘宣德’的理由。”

朱高煦沉声道。

朱瞻城解释道:“宣德这个年号,寓意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他话锋一转,竟然又接着补充道:“但‘宣德’这个词并非首次出现,如梁武帝起兵时,用的是齐宣德太后的命令,隋朝时有宣德郎,五代十国时期,曾有宣德军,宋朝有宣德门,宋代官制之中,还一度出现过宣德郎。除此之外,在洪武十二年,曾有大将金朝兴因功受封为宣德侯。”

“你是认为选‘宣德’为年号有瑕疵?”

朱高煦听出了朱瞻城的意思,于是问道。

朱瞻城躬身道:“是的。”

其实,目前的朱高煦对朱瞻城和朱瞻域都不太满意,他更中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的嫡四子朱瞻堪。

可朱瞻堪齿序排行十三,又非嫡长,就算将来他登基为帝,册立皇太子也轮不到朱瞻堪。

“老九,你已经十二岁了,年纪不算小了,且说说你的看法。”

朱高煦看向他的嫡三子朱瞻堂,朗声问道。

朱瞻堂寻思道:“爹,我认为‘建文’过于小气,‘宣德’有些陈腐,‘正统’显得直白,唯有‘洪熙’最为妥当。”

不待朱高煦提问,他便接着作了一番解释道:“洪,大也。熙,光明、和乐、兴盛、吉祥也。洪熙寓意着国家日益强大,甚是符合大明如今的国势。”

“我看你闲暇时,喜欢摆弄蒸汽机械模型,还以为你对文学史籍不了解,今日的表现实在令人意外。”

朱高煦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缓缓说道。

“爹,孩儿认为,应该用‘弘扬之弘’,毕竟太祖皇帝用过‘洪武’,再用‘洪’字有些不妥。且‘弘扬之弘’,有辉煌、光大之意,与‘洪武之洪’字类似,却避免了重叠。”

朱瞻堪躬身一礼,高声说道。

朱高煦看着九岁的朱瞻堪,点了点道:“言之有理,‘弘熙’是不错,但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必选之感。”

就在这时,寻思良久的朱瞻城忽然开口说道:“爹,‘弘扬之弘’的字音与‘洪武之洪’的字音相同,不如用‘乾’字代替‘弘’字。乾者,天、天下也。乾熙,天下兴盛之意也。”

“妙哉!”

朱高煦顿时抚掌道:“我意已决,就选‘乾熙’为年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