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异地寄籍,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高煦沉声道:“朝廷已经给了他们在异地寄籍暂居及附籍的权利。”

截止到永乐二十年,大明立国已经五十一载。

尤其是随着永乐开海,摊丁入亩等一系列宽松的政策施行之后,到了永乐二十年的时候。

除了负贩行商的落迁定居之外,天下各省境内已出现大量因种种原因而产生的流动人口,如流民、逃户等。

这时,旧的户籍制度已经不在适应。

朱高煦深思熟虑之后,经过几番调整,最终给了流民、逃户在异地寄籍暂居及附籍的权利。

负贩行商从流动性来说,与流民、逃户无别,但是他们的财力却可以让他们很快在留居地扎根。

这些商人在经商地购置产业、建筑房屋、营造坟地、养儿育女,他们的子孙也婚姻于此,衣食于此,与世居当地的百姓并没有什么区别。

若是这些久居外地者的后代回到故乡的话,反而会因为言语不相似,面貌不相近,又无家产祖业可考,从而遭到故乡人的排挤与拒绝。

因此,永乐二十一年,朱高煦奏请朱棣,颁布了一道谕令:“除浮居客商外,凡居住京师年久,置立产业房屋铺面者,责令附籍宛平、大兴二县,一体当差。”

这道谕令虽然是针对长年在京师从商,而且已经置办产业的人来的,但由于此类现象在天下各省府县已普遍存在,因此各地府县纷纷效法。

有些地方还根据情况,对在本地异籍寄居的客商也予承认,比如北庭、安西、蒲昌三省省城,专门设置浮户专册,将其纳入册中,商人及流民、逃户皆被允许可在异地寄籍。

这一政策的实施,经过数年的演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那就是负贩行商或进城务工之人,虽然因从事经商或做工跑到外地去,但随行子女照样可以在其经商或做工地登记名籍,从而入学堂进学,乃至参加科举考试。

在洪武年间,商人子弟想参加科举考试,还存在一点小小的阻碍和麻烦,而从永乐二十一年往后,这样的麻烦便从制度上开始消失了。

朱高煦有理由相信,他若不提前布局的话,照这样发展下去,最多再过三、五十年,到时候大明朝的官员,至少会有一半以上是商人子弟出身,甚至更多。

历史上的明朝,自嘉靖年间往后,随着商人子弟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多,导致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越来越弱。

当有钱人不交税,却逼着穷苦百姓交税的局面出现时,大明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爹,前面集市上好像有两伙人在斗殴。”

朱瞻堂视力极好,远远看见集市上有人械斗,旁边围了很多人在看。

此时,盛磊打马跟上朱高煦,递出去一个千里镜。

朱高煦接过千里镜,举在眼前,仔细看了一会儿。

随后,他收下千里镜,对盛磊吩咐道:“盛将军,你带几个人过去看看。”

“是。”

盛磊低头领命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