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人事调整,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让一众朝臣大吃一惊,可他们仔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应当。

永乐初期,在文渊阁办差的内阁七顾问,分别是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

后来胡俨被调去国子监,主持国子监改制为国子监常科书院之事,方孝孺遂被朱棣调入内阁,并因年纪最长,成为诸内阁顾问之首。

永乐中期,随着九科取士的科举新政全部铺开,朝廷需要编著越来越多的书籍,于是朱高煦奏请朱棣,在礼部下增置了正四品衙门版印司,专门负责编写教材与著作相关书籍。

而书生气特别重且治政能力明显不足的方孝孺与解缙,被朱高煦以“分科著编书籍乃朝廷百年大计”为由“委以重任”,分别兼任版印司的司正与副司正,开始了漫长又充实的编著书籍的工作。

解缙、方孝孺两人一干就是二十余年,他们为大明王朝的文化及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在永乐二十年胡广病逝之后,朱棣的内阁班子,真正做着顾问之事的人只有黄淮、杨士奇、金幼孜、杨荣四人,解缙、方孝孺两人成了实际上的挂名顾问。

如今,黄淮、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四人调离内阁升入六部,各担任一部侍郎,皆位居正三品。

这意味,他们从原先只能向大明皇帝献言献策的“小角色”,一跃成为了可以制定大明王朝某一方面国策的“大人物”!

位高权重,不外如是!

比如说,户部右侍郎金幼孜,虽然位居户部尚书夏原吉之下,可他却是户部主办大臣,户部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要过一遍他的手。

户部掌大明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一般而言,户部尚书夏原吉主要掌大明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而左右侍郎则掌管稽核版籍、赋税征收等会计、统计事务。

左右户部侍郎还可以因地制宜,起草足以影响数府乃至数省的收税、免税(一定年限)的户部政令,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呈给大明皇帝批示,乃是妥妥的大权在握!

虽然内阁六位顾问被调离四位,可六部之中的五部尚书却兼了内阁顾问的官职。

这样一来,内阁依然是七人编制,只不过解缙、方孝孺还是在干着编著书籍的差事罢了。

不仅如此,等很多朝臣回过神来,才赫然发现,此时的六部九卿,与永乐前中期相比而言,已经全部换上了当年的太子党,也就是如今的乾熙皇帝朱高煦的人。

由于都察院的最高主官分为左、右都御史,故而大明王朝的“六部九卿”共有十人,分别是吏、礼、户、兵、工、刑六部尚书与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

可以说,六部九卿十人之中的刑部尚书熊概、通政使权谨、都察院左都御史刘z三人没有加新的官职或升调外,其余七人皆有兼职或升调。

此时的礼部尚书于彦昭、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宋礼、兵部尚书齐泰、左都御史刘z、右都御史顾佐等七人,早在朱高煦还是太子时,就已经被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而通政使权谨唯一的女儿权书莹,乃是朱高煦的后妃。

虽说权书莹在数十年前因产后虚弱感染风寒而病逝,但权谨作为朱高煦的岳丈身份,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至于差点丧命的刑部尚书熊概,也是朱高煦开恩才得以免于一死,准其官复原职,戴罪立功。

满朝文武都明白,这一番人事调动,意味着属于朱棣的永乐时代已成为过去,属于朱高煦的乾熙时代正式开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