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章:东宫待嫡有期限,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兴将两片膏药叠好收入袖袋,不动声色的恭维道:“上皇所言极是,今上仁孝无双,近十年来,每年都会亲手为太后娘娘熬制两斤阿胶糕服用。”

《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说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

“好了,你带人都退下罢。”

朱棣在李兴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挥了挥手说道。

“奴婢告退。”

李兴躬身道。

片刻后。

长寿殿右殿。

朱棣、朱高煦、朱瞻域父、子、孙三人分别坐定。

“瞻域,你今年二十三岁了。”

朱棣直言道:“爷爷我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有了三子两女。”

朱高煦问道:“可听懂你爷爷的意思?”

他见朱瞻域沉默不语,接着道:“你现在是大明皇太子,大明臣民需要你子嗣兴旺,懂不懂?”

“大哥(朱瞻埈)已有三子,三弟(朱瞻璟)亦有两子。”

朱瞻域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朱高煦,面露委屈道:“爹,儿子和宁宁都还年轻,再等两年如何?”

前文(第二百二十六章)有介绍,他口中的“宁宁”即朱高煦的大姐永安公主与驸马都尉袁容的女儿袁宁宁。

袁宁宁是朱瞻域的正妻,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妃。

“不行!”

朱高煦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大明亲王可以‘待嫡’到五十岁,但太子不行!”

他指的是《皇明祖训》规定:“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我大明皇帝与太子不采用藩王待嫡之制,并非不用恪守嫡庶规矩,而是要遵守更为苛刻的待嫡制。”

见朱瞻域一脸懵逼,朱高煦耐心的解释道:“我大明藩王可在大婚前生育庶子女,而我大明皇帝、太子却不被允许有此行为。”

“爷爷,这是真的么?”

朱瞻域求助似的望向朱棣问道。

朱棣无奈道:“至少在明面上,我大明皇帝或太子须在大婚册立皇后或太子妃之后,才能宠幸嫔妃或姬妾。”

“而且,在皇后或太子妃没有诞下子嗣之前,皇帝嫔妃或太子姬妾没资格生庶子女,除非皇后或太子妃在婚后几年没有诞下子嗣。”

历史上明宣宗为太孙时的太孙妃胡善祥、明英宗皇后钱锦鸾,皆是婚后四年无子诞下。

由于胡氏四年无子,和其一起嫁给明宣宗的太孙嫔孙氏,才被放开生育权,于永乐二十二年为明宣宗生下第三女常德公主,并于宣德二年生下庶长子朱祁镇。

因钱皇后四年无子,明英宗其他妃子的生育权才被放开,于是周氏在正统十一年生下重庆公主,次年又生下庶长子朱见深;万氏则在正统十三年生下二皇子朱见潾,次年生下三皇子朱见湜。

“瞻域,你从小就聪慧过人,应当明白这个规矩的意义。”

朱棣语重心长道:“我大明皇帝与太子之所以要遵守此规矩,乃是为了确保每一代皇帝的嫡长子皆为皇后所出。”

这便是大明皇帝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一种手段,比大明藩王的待嫡之制更为严苛。

“瞻域,你与宁宁已经成婚四年有余,她虽在婚后第三年产下一女,至今却未有子嗣诞下。”

朱高煦接话道:“因此,我与你爷爷奶奶商量过了,决定为你纳几名姬妾,作为东宫选侍,好为咱老朱家开枝散叶。”

“爹,爷爷,能不能再宽限孩儿两年?”

朱瞻域硬着头皮问道。

“此事没得商量,也由不得你耍性子。”

朱高煦严肃道。

“瞻域,爷爷知道你和宁宁的感情不一般,可你的身份决定了你不能再这样等下去。”

朱棣极有耐心的劝道:“宁宁是个好孩子,我和你爹商议着给你纳几名姬妾,并非要拆散你和宁宁,也不是要你疏远宁宁,而是希望你能雨露均沾,尽快让东宫有子嗣诞下。”

“孙儿知道轻重。”

朱瞻域先应了一句,接着深吸一口气,看向朱高煦道:“爹,针对此事,儿子有个提议。”

“说。”朱高煦道。

朱瞻域道:“儿子认为,爹应该趁此机会对东宫待嫡设置一个期限,或三年,或五年,亦或七年,如此便可为后世立规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大善!”

朱棣忍不住抚掌道:“不愧是俺的好孙子!这心胸与气量,与俺年轻时简直一模一样!”

“瞻域,你能这样想,为父很欣慰。”

朱高煦微微一笑道:“这才是我大明储君应有的气象!”

ps:感谢中友1104181817,书友20211204145111961,zmzlq,墨击石,吟自歌等老铁的推荐票与月票!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