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五章温水煮蛤蟆,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星辰原木,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为真正的大儒,完美的儒家继承人,其实他很明白。

如今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有多么狭隘,这完全是配合统治者巩固统治根基在真正的儒家思想上阉割而来的产物。

若没有墨家制造和改良的武器,大唐的兵卒也不可能有所向披靡的兵锋。

若没有农家的兢兢业业,百姓又怎能吃饱穿暖……

谁敢否定其他学说的功用!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最后,还是李义府首先开口说道:“自秦以来虽然各家学说逐渐退出了读书人的视野,但不可否认,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各家学说,因此尚书大人此方桉义府绝对支持。”

此言一出,在座的众人也开始出言支持。

既然孔颖达这个儒家代表人物都没有明确表达反对,其他的人更没有理由反驳。

更何况,最后还要呈报李二陛下审核,也轮不到他们去操心。

当然,最苦逼的莫过于长孙冲了,对杨帆的每次刁难都被风清云澹的化为无形,直让他气的牙痒痒。

最难的一关已经通过,杨帆一股豪情壮志从胸膛之间陡然升起,颇有指点江山之感。

环视一周后,更是底气十足的再次问道:“诸位请再仔细翻阅手中的《科举考试手册》,若还有不解之处,亦或有何建议,都可提出来,本官当场解答。”

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让众人觉得很新奇,李义府仔细看了一阵,发问道:“尚书大人,这份《科举考试手册》条理分明,布置严谨,方方面面几乎面面俱到,下官佩服,只是下官有一点有些不解,请大人解惑。”

“这份《科举考试手册》里说明,以后科举考试将整个科举过程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唯有考取好名次,才有资格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考试,这符合择优而取,属下觉得很合理。”

“但是如此细分,也说明此次科举考试需要经过几轮的选拔,这就需要极为细致的组织策划以及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

“以在下估计,至少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进行选拔,可现在距春闱考试只有两个来月,时间显然已经来不及,不知该如何操作,以应对今年春闱科举考试?”

没想到李义府居然能一眼看透其中的关键,真想给他竖个大拇指。

这家伙以后能够当上宰相,才能果然是杠杠的。

只是简单的看了看内容,便能指出此次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环节,不愧于思维敏捷的年轻才俊。

要说此次科举改革还是有些急促的。

毕竟,教育还未普及,想要在此次的科举考试中选到优秀的寒门学子,几乎是不可能。

之所以强行上马,也是杨帆的无奈之举。

李二陛下急于进行科举改革,想以此来笼络天下寒门人才为已所用,这是科举改革的初衷。

但是,一个完善的科举考试,除了要有上面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底蕴。

而这个底蕴就是读书人的数量,如今大唐读书人数量稀少,寒门学子更是少的可怜。

因此,想要见到科举改革的效果,必须要把基础教育提升上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人才没有捷径!

哪怕杨帆是一个穿越者,还有着系统这个bug,更是站在了华厦文明这个巨人肩膀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科举考试之所以能在宋朝达到了巅峰,除了因为宋朝抑武扬文以外,更重要的是宋朝有底蕴。

那就是读书人绝对多,以至于科举选拔人才的方式有了基数。

虽然杨帆的这个科举考试手册借鉴了宋以后各个时代的精华。

可无论是在政治环境、社会风气、还是文人的底蕴等方面都与后世有着巨大的差异。

适合于以后的制度,不见得就适合唐朝,这需要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改进。

而此次科举考试,杨帆的目的并非是想从寒门学子中选拔出人才。

而是如何能够最小的消除世家门阀对于科举制度的抵触,以及把此次科举考试顺利的完成,这样才能为后面的科举考试有范本。

在教育资源未完善的时候,现阶段的大唐,拥有知识储备、办事经验的学子。

母庸置疑,还是只能从世家门阀出身的年轻后进进行选拔。

毕竟,这些年轻人生活在优握的环境里,自小经受着知识的熏陶,无论学识、眼界、亦或是能力都比寒门高很多。

而那些寒门子弟,想要在科举考试中与世家子弟一争短长,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有鉴于此,杨帆才会提出把其他杂学的读书人也引入科举考试的原因。

因为,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内,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仍然是世家子弟。

而且一个考上的也大多都是世家子弟,这是谁都无可置疑的。

哪怕是心心念念捧起寒门士子的李二陛下,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状。

哪怕是开挂的杨帆也不得不承认,但杨帆还是要做出解释,起码理由是冠冕堂皇的。

“由各县乡荐举者称生徒,经州考核合格称乡试,乡试名额由朝廷分配,乡试优秀者取其前列名次,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均可持牒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最终有陛下进行最终的殿试排名。”

“今年的科举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不再进行乡试选拔,按照以往各个州县考取的“乡贡”,还有天子选取的“制举,用这些人直接进行会试,因此,我们要准备的考试相当于只有两场,那就是会试和殿试。”

“这两场考试人数较少,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时间,应该能够来得及。”

对于里面的各种问题,杨帆早有腹稿,直接给予了解释。

之所以不进行乡试的选拔,就是因为杨帆知道即使选拔也不可能选到寒门学子,这些人的底子太薄了。

既然如此,今年干脆直接取消乡试,直接利用以前各级州县的乡贡。

如此一来,不仅可使那些对于科举考试极为抵触的门阀世家最大限度的接受科举,也能为新的科举改革定下基调。

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可以说就是为世家门阀量身定制的,uu看书 www.uukanshu.com只是杨帆利用这个机会把科举改革的各种方针给彻底落实下来。

听到杨帆的解释,孔颖达欣然颌首。

虽然加入了新闻司,可孔颖达却不想与这些世家门阀硬刚。

因为他最清楚世家门阀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若硬干,可能真会受到世家的集体抵制,利用迂回战术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而李义府更是体会到寒门学子的艰难,毕竟他是寒门士子出身。

就当初没有李大亮的举荐,几乎没有踏上官途的机会,如今居然懂得避开世家的锋芒,可见自己的这位恩人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里让李义府更是信心百倍。

作为杨帆的铁杆粉丝,当然要知道杨帆所走的路线,才好配合。

不可否认,李义府是个了解事务的人才,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

宇文士及、颜师古等人也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若是一开始便捧高寒门士子打压世家门阀,那么必将遭受最激烈的对抗。

要么李二陛下忌惮于世家门阀的反抗致使科举改革无疾而终,要么李二陛下强力推行导致天下大乱。

这两者都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杨帆提议今年的科考不进行乡试,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

不仅安抚了世家门阀,又给寒门士子的崛起留下了后路。

以一种温水煮蛤蟆的方法,令各方都能接受,不至于产生太过勐烈的冲突。

谁敢说自己的这位礼部尚书是棒槌来着,简直是世之奇才。

即使是与杨帆不对付的长孙冲也不得不感叹,这一招太厉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征途:我能创造万物

Ma祥同学

复定天地

打稿民

诸天从四合院电工开始

李瀚阳

从玉藻前开始的东京求生

西瓜吃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