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字母切音方案的不足,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金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有汉字才是正宗的、法定的大明官方文字,而切音字母并非法定文字。

因此,切音字母与汉字并非平起平坐,切音字母从属于汉字,它不能代替汉字,也不是一种新的文字。

汉语字母切音作为辅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官话的有效工具,礼部将会进一步推行并扩大其使用范围,但它不是代替汉字的字母文字,只会用于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地方。

第二,规定各类书籍、刊物使用字母切音。

从乾熙二年三月开始,全天下各郡县小学堂(义务学塾)的国文课本,一律采用汉语字母切音给汉字注音。

中学堂(县学)教材以及通俗读物、各种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字母切音注音。

《京师旬报》、《金陵旬报》等用汉语切音字母给生僻字、难读字注音。

此后天下各地出版的汉语书刊在封面、或首页、或封底、或版权页上加注汉语切音书名、刊名。

版印司将会花两到三年的时间,陆续出版利用汉语字母切音编写的官话教材、读物、字表,以促进官话的推广和普及。

“我虽是武事科进士,但却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因此我知道字母切音方案对士林影响巨大。”

王骥面露肃容道:“此方案足以在短短一年之内,让一个大字不识的八岁儿童,学会常见的几百个汉字。可以说,此方案之价值,犹如造纸术与雕版印刷术,对我华夏文明的延续有大功德。”

他说到这里,起身作揖道:“恕我学识有限,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评价此方案,还请状元公见谅。”

“府尹的反应,与大多数京官差不多,在下并不感到意外。”

陈循连忙扶起王骥,叹了口气道:“但是在下为王府尹感到可惜。”

王骥顿时精神一震道:“状元公何出此言?”

“陛下曾夸赞王府尹是正直之人,若是陛下得知王府尹竟然对字母切音方案并无意见,恐怕会感到几分失望。”

陈循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道:“王府尹是聪明人,陛下让我寻访在京四品以上官员,了解诸位同僚对字母切音的看法,显然是已经察觉出了字母切音方案的不足。”

“多谢陈学士提点。”

王骥当即欠身一礼道。

陈循微微笑道:“请王府尹不吝赐教?”

“状元公折煞人也!”

王骥再次给陈循加了一些热茶,道:“如果非要对礼部公布的字母切音方案评价一点的话,我认为应该统一字母的发音。”

“愿闻其详。”陈循接话道。

王骥不紧不慢的说道:“我的次子王瑛就读于北平常科书院,他之前奉陛下谕旨离开书院,履行上山下乡之令时,在教授百姓识字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同学对切音字母的名称音,读法皆不一样。”

“有人按名称音读,有人按照拉丁字母名称读,还有人按照声母呼读音(即老师教学时的一种读法)读,总之比较混乱。”

“我有理由相信,即便礼部公布了确定版的切音字母方案,可在实际教学当中,真正能够按照方案规定读出字母发音的人,一定会是极少数。毕竟我大明疆域辽阔,南北口音差异巨大。”

陈循颔首道:“府尹言之有理,不知你有何建议?”

“很明显,在字母切音的读音规定方面,礼部公布的方案需要进行调整,否则难以适应南北各地的口音差异。”

王骥寻思了一番,给出了他的答案,道:“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要么采用泰西诸国拉丁字母的通常读音,要么从《广韵》(注2)或《洪武正韵》之中摘选与切音字母对应的声韵字,并以此字读音为准。”

“此番见解,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现行字母切音方案的不足!”

陈循先是眼前一亮,感叹了一句,接着不吝夸赞道:“王府尹当真是文武双全,着实让在下佩服!”

注1:王骥是明代正统年间的名将,因军功受封为靖远伯;大明历史上仅有三位文官因军功受封爵位,王骥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是成化年间受封为威宁伯的王越、嘉靖年间受封为新建伯的王守仁。

注2:《广韵》是一本书的名字,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中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它在当时的文人学士心目中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必须遵循的音读典范;韵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